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广播版节目《乡村振兴越做越有》走进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

  • 作者:夜校办
  • 来源:电视夜校
  • 浏览数:1746
  • 发布时间:2024-12-24

  

     12月21日,由海南省乡村振兴电视夜校主办,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传播中心新闻广播承办,海南开放大学、中共海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协办的海南省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广播版节目《乡村振兴越做越有》走进了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活动现场设在了东山镇知名的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

  东山镇坐落于海口市、定安县与澄迈县的交汇处,耕地面积 5.8万亩,林地面积4.7万亩,同时拥有总面积约1.8万亩的4大田洋,凭借丰厚的土地资源优势,东山镇瓜菜种植面积高达 2.4万亩,为海口市冬季瓜菜主要供应地之一。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近年来,东山镇坚持党建引领,带领辖区干部群众,发挥当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并引入龙头企业盘活土地资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要素保障,乡村振兴发展成效明显。

  本次活动主要关注了东山镇的文旅产业、草编非遗传承、冬季瓜菜等乡村振兴点滴。

  图片2.png

  △东山镇党委副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段裘华(右),现场为大家介绍东山镇在乡村振兴中的一些好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作为在东山镇扎根经营了近30年的企业,一直以实际行动诠释本土情怀。多年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体现企业担当,希望通过助力乡村振兴,回馈社会、关爱民生,深入探索镇企协同发展新模式。

  图片3.png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市场推广经理 杨儒弢(右),介绍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助力东山文旅产业发展的情况

  图片4.png

  △东山小学的学生,为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小小讲师团的成员

  

  图片5.png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东山镇籍员工 猛兽区饲养员 陈宇辉,介绍在当地就业的幸福感

  

  

  南渡江畔生长着大量清香浓郁、富有弹性的灯芯草,这是大自然馈赠给秀英区东山镇村民们的一份厚礼。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植物,在村民灵巧的十指间可以“变身”为草帽、手提包、收纳盒等草编工艺品,这就是东山的非遗技艺草编,今年非遗技艺的“秀场”更是从乡村延伸到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和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会场。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非遗不仅让乡村产业发展有了灵魂,更让一些经济价值突出的非遗项目在此过程中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兴旺。东山镇的草编技艺正在为东山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和无限可能。

  图片6.png

  东山草编本土技艺老师 周婕(右),带着草编作品亮相活动现场

  

  冬日东山,生机勃勃、果蔬飘香。行走在田间地头,各类冬季瓜菜在阳光和大地的滋养下,努力汲取养分,茁壮成长。看着一车车新鲜果蔬刚一采摘就被运走,农户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东山镇作为海口市冬季瓜菜主要供应地之一,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

  图片7.png

  东山镇冬季瓜菜种植户陈元弟,介绍今年的种植情况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了更好地将乡村振兴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更加扎实,我们特别开展海南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广播版节目走市县系列活动,深入全省各市县,结合中央及省市乡村振兴思想,切实为民办实事,开展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是海南省乡村振兴电视夜校广播版节目《乡村振兴越做越有》2024年走市县的最后一站,活动通过电视夜校app、海南广电全媒体传播中心新媒体矩阵各号同步直播。吸引大量观众关注收看。